主页 > TP钱包 >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姓氏究竟是怎么来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姓氏究竟是怎么来的?

tp官网下载 TP钱包 2024-03-05 14:45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抛开生物学和哲学的范畴,这或许是一个关于祖先的发问,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毋庸置疑,但现在我们也不全都姓姬,或姓姜,而是姓氏各异,我姓王,你姓李,他姓张,于是追溯祖先的线索转移到了我们各自的姓氏上。

我翻开族谱,看了里面的记录,知道了先祖和家族的来由,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镇守西南边疆,先祖由南京携家眷随军迁徙,最终在我的家乡云南大理定居下来,开枝散叶,这就是族谱给我的答案,那先祖又是什么时候去的南京呢?我姓王,王姓的起源是南京吗?说到这,相信大家对自己的姓氏也有类似的疑问,追本溯源,这要从我们的姓氏文化说起。

一、姓氏起源

中华姓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它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根植于文明初曙的氏族繁衍,发展于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度,确立于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演变于“胡汉互化”的民族交融,融汇于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 我们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从母系氏族社会中华古姓的产生,迄今已约有一万年的历史,相比之下,大多数欧美国家的姓氏产生于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

开篇提到我们为什么不都姓姬,或者都姓姜,这得从我们的炎黄始祖说起,在有关炎黄部族起源的历史文献中,都说炎帝神农氏,其母为安登,生炎帝于姜水,因而炎帝神农氏以姜为姓,黄帝轩辕之母附宝,生黄帝于轩辕之丘,育于姬水之畔,故以姬为姓。

在上古时期,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起源的根本原因。“姓”的本义是源于同一女姓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母系氏族时期,血缘世系只能按母系来计算,所以中华古姓多从母姓,姓的本意强调生育概念,因此流传至今的中华古姓多带有女字偏旁。如通常所说的“上古八姓”姜、姬、妫、姒、嬴、姞、姚、妘都带有女字偏旁。

现在我们讲姓氏是合在一起,但在姓氏初期,先祖的姓氏是分开的,如“别婚姻,正姓氏”的太昊伏羲氏、“尝百草,艺五谷”的炎帝神农氏、“明人伦,定刑律”的黄帝轩辕氏、“掌历法,辨四时”的少昊金天氏等古代帝王(部落联盟酋长),以及专管山林水泽的“有虞氏”,负责陶器制作的“有陶氏”,司职“火正”的祝融氏、重黎氏,主管刑法的“大理氏”等百官,这些则单独以氏来区分,由此中华民族最早的人文初祖太昊伏羲氏,论其姓源是凤姓,称其氏号则为伏羲;黄帝轩辕氏,姓源是姬姓,氏号称轩辕;炎帝神农氏,姓源是姜姓,氏号称神农;尧帝姓属姚姓,氏称伊祁;舜为妫姓,氏称有虞;大禹以姒为姓,氏称有夏;商朝以子为姓,以商为氏;周朝以姬为姓,以周为氏。

这种“姓”“氏”并用共存的“姓氏双轨”制,历经夏、商、西周,一直延续到春秋末期未发生变化。到春秋末期,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的急剧动荡,“礼乐崩毁,社会失序”,“姓氏双轨”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日益瓦解。到秦汉时期,由“姓氏相别”发展为“姓氏合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姓氏,由“姓氏双轨”到“姓氏合一”,是中华姓氏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演变过程。

姓氏通用,是姓氏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演变,秦汉以后,姓氏不别,混为一体,或言姓,或言氏,或兼称“姓”“氏”。这种“姓氏合一”的结果,使原先用以明贵贱的“氏”完全融入原始的姓中,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姓的数量和内涵,形成当今姓氏的基本形态,姓氏体系基本定型,历朝历代虽有所发展、变化,但都基本上保持遵循了“姓氏合一”这一模式。

自此以后,姓氏不再有别,自帝王以至平民百姓,人人都享有姓氏的权利,每一个宗族都有自己固定的姓氏,子子孙孙持续使用,留传至今。

二、姓氏的发展

1.姓氏的记载

为区分先秦时期和秦汉以来姓氏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内涵,我们把先秦姓氏统称为“古姓”,把秦汉以来姓氏统称为“今姓”。中国人文化、姓氏的启蒙,古代很多来源于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背诵中,学了文字和姓氏。

流传至今的宋代《百家姓》读本,收录姓氏440个,清代《增广百家姓》增至504个,《百家姓》为何人所作、成书于何时,未有定论。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该书在宋代以前就有底本,北宋初年由吴越地区的某位老儒生编辑加工而成。同时分析该书开篇首句“赵钱孙李”,是因为“赵”为宋朝国姓,“钱”则是吴越王钱镠的姓氏,“孙”为吴越王妃的姓氏,“李”则是取自南唐李氏的姓氏。全书收录姓氏440个。

而现代较为通行的则是清代的《增广百家姓》,其中共收录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大体上包括了日常通用的姓氏,有较大实用价值。《中华姓氏大典》 是一部传统的大型姓氏辞典,该书共收录古今姓氏7000多个,以传统的部首笔画编排(书后附录有音序检索),先单姓,后复姓。条目释文包括“主要资料”“补充资料”“按语”三大部分。“主要资料”撷取、汇录了唐宋以来的主要姓氏文献资料,或者全文引用,或者节录,使读者可以领略原文、原著的精要,自己咀嚼、体味。

2.姓氏的数量及地理分布

泱泱大国,亿万苍生,我们的姓氏不止《百家姓》中的常见姓氏,关于姓氏数量比较权威的说法则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中国台湾1970年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研究,编撰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中,确定中华民族的姓氏多达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个字以上姓氏2313个。目前仍在通用的汉姓3000多个。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19年位居前列的100个大姓中王、李、张、刘、陈排名前五,其后依次为杨、黄、赵、吴、周、徐、孙、马、朱、胡、郭、何、林、高、罗、郑、梁、谢、宋、唐、许、邓、韩、冯、曹、彭、曾、肖、田、董、潘、袁、蔡、蒋、余、于、杜、叶、程、魏、苏、吕、丁、任、卢、姚、沈、钟、姜、崔、谭、陆、范、汪、廖、石、金、韦、贾、夏、付、方、邹、熊、白、孟、秦、邱、侯、江、尹、薛、闫、段、雷、龙、黎、史、陶、贺、毛、郝、顾、龚、邵、万、覃、武、钱、戴、严、欧、莫、孔、向。前100个大姓总人数占全国户籍人口的85.9%。

全国各省(区、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尽相同。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区、市)第一大姓。李姓为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第一大姓。张姓为上海第一大姓。刘姓为江西第一大姓。陈姓为浙江、福建、广东第一大姓。杨姓为贵州第一大姓。黄姓为广西第一大姓。马姓为青海、宁夏第一大姓。

西藏自治区藏族人口所占比重约94.3%,进行户籍登记时绝大多数只登记名字,故对西藏自治区人口的姓氏未作统计分析。祖国的宝岛台湾,虽然长期悬隔海外,但当地居民多为闽、粤二省移民后裔,在2300多万人口中,汉族占99%以上。其人口姓氏的排列依次为: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许、郑、谢、高、洪、丘、曾、廖、赖、徐、周、叶、苏、庄等,它们体现出与祖国大陆同源、同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情结。

由此看来,在全国旅行,像文章开篇介绍的那样,我姓王,你姓李,他姓张,会有很高的雷同度,毕竟王、张、李确是我们常见的姓氏。

3.姓氏的命名及分类

西周时期氏的命名,在周朝宗法制度下,天子等级最高,可用其王朝的称号为氏:如周天子及其嫡派子孙即以周为氏;而诸侯国则以其封国为氏,如晋、鲁、齐、燕、郑、吴等;卿大夫以封邑为“氏”,如原氏、薛氏、杨氏等;效力于王室公族的职业技人等则以技为“氏”,如车氏、屠氏、陶氏等,随后在朝代更迭,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姓氏不断发展和扩充。

随着姓氏的发展,对姓氏进行分类统计成为一项了解人口及其分布的基本方法,我们的姓氏分类学始于何时,难以考究。从现存文献典籍来看,最早的有关记述,是汉代应劭《风俗通·姓氏篇》和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收录了当时的数百个姓氏,并依据其得姓受氏的来源进行分类,但过于简略,此后千余年来,《通志·氏族略》博采前人研究成果,集众家之说,将得姓受氏的类别,详列为32类:“以国为氏,以郡国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以地为氏,以姓为氏,以字为氏,以名为氏,以次为氏,以族为氏,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凶德为氏,以吉德为氏,以技为氏,以事为氏,以谥为氏,以爵系为氏,以国系为氏,以族系为氏,以名氏为氏,以国爵为氏,以邑系为氏,以官名为氏,以邑谥为氏,以谥氏为氏,以爵谥为氏,代北复姓,关西复姓,诸方复姓,代北三字姓。”

通过下面几个的例子我们来直观感受:

①以祖先的族号为姓氏,如唐、虞、夏、殷。

②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如王、公、侯、伯。

③以居住地方为姓氏,如城、郭、园、池。

④以贵族的谥号为姓氏,如文、武、庄、穆。

⑤以担任的官衔为姓氏,如司马、司空、司徒。

⑥以分封的国名为姓氏,如齐、鲁、宋、卫。

⑦以特殊事件、典故为姓氏,如车、窦、白马、青牛。

⑧以兄弟亲属的排列顺序为姓氏,如伯、仲、叔、季。

⑨以职务的称号为姓氏,如三鸟(大夫)、五鹿(大夫)。

4.姓氏的流动

在我们的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流动导致姓氏的流动,各个姓氏散布祖国各地,所以同姓未必是同源同宗,如王姓,有“姬姓”(周代王族)之王,如“太原王”;有“子姓”之王,如“汲郡王氏”(商代比干后裔)之王;有“妫姓”(舜帝之后)之王;有“虏姓”之王;也有亡国后的王孙公子改为王姓者。由于姓源较多,故王氏人口众多,成为中国大姓。

士族南迁,历代均有,但规模较大、人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几次南迁,一在西晋末年,二在唐末五代,三在宋室南渡,为躲避战争人口迁徙,姓氏也一起散布到各地。

历代王朝或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保卫边防,往往调用大批军士、民众,留戍边防或移民屯垦。像秦代留戍长城、岭南,移民巴蜀;汉代留戍西域,监控匈奴;唐代入闽开漳,宣抚南诏;明代镇守云南,驻戍辽东,都有大批将士军卒长期驻守边地,有的举家随军,有的在当地娶妻生子,世代相传,留居异域。如明代沐英,奉旨南征,带兵入滇,世袭王爵,成为云南豪门大族。腾冲齐青李氏也是随沐英入滇,世居其地,成为大族。 尤为特殊的是,历代帝王修筑皇陵,常征调大批士卒民夫,作为“陵户”,久而久之,家族繁衍,渐成乡邑。

汉高祖曾迁六国后裔及富豪之家于长陵,汉武帝徙郡国豪富及资产200万以上名门大族于茂陵,汉昭帝募兵、徙民于云陵。此外,唐代之乾陵、明代之孝陵、清之东陵,都招募迁徙不同数量的士卒、民众,戍守陵寝,这些被迁徙或招募的军士、百姓,往往世守其职,聚族而居,是中国姓氏迁徙史上的一大特色。

另外一个特殊的姓氏流动是赐姓,赐姓之制始于汉代。汉高祖刘邦为表彰娄敬、项伯的功绩,赐娄、项二人为刘姓。唐代赐予有功之臣和归附的番邦异族为“李姓”者多达16族。明太祖朱元璋也曾赐外甥李文忠、养子沐英、何文辉等为朱姓。南明隆武帝也赐郑成功为“朱姓”,人称“国姓爷”,以示荣宠。皇帝赐姓于臣属,并不都是褒奖、恩宠;对于政敌、叛臣,也赐凶险姓氏以示惩罚。如武则天称帝后,强令唐室皇后王氏改姓“蟒”,将起兵反对她的李姓诸王赐姓虺氏。

三、姓氏中的家国天下

对祖先的追思和缅怀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底色,姓氏连接了祖先和我们,我们和家族,透过我们的姓氏,可以看到家族的延绵,周姓以后稷为始祖,吴姓以太伯为祖,姜姓以姜尚为祖,王姓以王子乔(太子晋)为祖,陈姓以陈胡公为祖,林姓以比干为祖,李姓以皋陶为祖…由祖先到我们,穿越千年,即成家国天下
家族,家谱,家训,缅怀先祖的同时,也是对每个家族子孙的期望,一句句家训,筑起家族、家国的每一块基石。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是昆山朱氏提出来的,后来成了人们常用的勤俭持家的格言。若“门榜”书为“三余门第”,则是董姓家族的。典出三国时魏人董遇,因其常教子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通俗说就是晚上,下雨天,冬天都是看书的好时候。

“弘农世泽”“清白传家”则是杨姓的门榜、堂匾。其典出自东汉太尉杨震,杨震世居陕西弘农,一生为官正直清白。战国时有洛阳人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苦读,终于学成纵横之术,身佩六国相印。西汉时有苏武,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于北海苦寒之地,十九年持汉节牧羊。匈奴多次劝降,均严词拒绝,忠贞不屈。后人遂将苏秦、苏武二人典故撰成一联,激励后人: 引锥刺股,仗节全忠。

北宋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汉代有名将周亚夫,为太尉周勃之子,曾率军驻守细柳。汉文帝亲自前往视察,守门将士不得亚夫将令,不敢开寨迎驾,以治军严整著称。周氏后人便将这一文一武两位名人的典故,撰写成一联,引以为荣: 爱莲世泽,细柳家声。

再看一处王家祠堂的堂言:“王氏自周灵王太子晋(王子乔)得姓受氏之后,历经两汉、三国、唐宋各代由太原王到元城王、三槐王、铜陵王的基本脉络,以及西村王氏支分派别、八股一祠、子孙昌盛、门第清白的家世渊源: 自东周受姓以来,功名及五侯三公,才学列七贤四杰,文韬武略,代有英豪,祖德溯渊源,俎豆馨香,凛凛乎秋霜春露; 从西村卜居而后,支系分千流万派,睦宗合八股一祠,瓜衍椒繁,世相继续,子孙庆昌炽,门庭清白,蒸蒸焉身显家齐。”

此外,如张氏的“清河世泽”、李氏的“凤鸣世第”、刘氏的“彭城世系”、牛氏的“五经传家”、卢氏的“范阳名族”、董氏的“江夏世家”、邓氏的“南阳世泽”、吴氏的“延陵世泽”、郑氏的“荥阳氏家”、郭氏的“汾阳世泽”、蔡氏的“儒林门第”、范氏的“文正家声”……都是某一姓氏的专用门榜和匾额,通过这些门榜匾额,仍能感受到对祖先的那份自豪和对家族子孙的期望。

了解了我们姓氏的来源和变迁过程,赶快找家里的长者问问吧,从家族姓氏的传承追溯祖先的足迹,也许千百年前,我们是邻居。

参考书籍——《中国人的姓氏文化》李吉

标签: